据香港媒体明报2月9日报道,随着临床案例增加,新冠病毒显示出更广泛的传播性和强隐匿性。官方首次公开表示,新冠肺炎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有专家指出,气溶胶传播不等同于空气传播,一般市民使用外科口罩已经足够,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有机会产生雾气的场景,并呼吁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士不要吃火锅。

昨日下午,官方首次确认新冠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随即引起广泛关注。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由于气溶胶较飞沫的可传播距离更远、颗粒更小,大众在提及时常将其等同于空气传播,但实际上气溶胶有其产生的特定条件。

一名曾处理过SARS疫情的香港资深内科医生向明报表示,气溶胶传播只会在高危临床范围的特定情况产生,例如用医疗正压呼吸机做心外压,才有机会出现病毒黏附雾化粒子传播,因此不等同空气传播。他建议一般巿民使用外科口罩防飞沫传播已足够,不必使用防空气传播的N95口罩,不用太过恐慌。

但这名医生还提醒民众,日常生活中,在产生大量水气的情况下,可以制造大量的雾气粒子,形成气溶胶。如果室内火锅共餐者携带病毒,或蒸烫的衣服、按摩花洒、加湿器依附有病毒,可能使在场人士吸入病毒导致感染,因此呼吁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士不要吃火锅。2003年SARS在港爆发时,威尔斯医院8A病房及淘大花园大批人感染,都是气溶胶传播的例子。

据香港媒体hk01 2月8日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一名年轻男子近日在香港律敦治医院确诊,并且该男子此前曾与18名香港亲戚和2名内地人士一起吃火锅。该男子之后出现发烧症状,多名与其一同吃火锅的亲戚事后都感到身体不适,该男子的父母也出现类似症状,但尚未证实是否与新冠肺炎有关。

除传播途径以外,在检测上也有案例显示新冠病毒具有超强隐匿性。据中国国内媒体新京报报道,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近日出现一名3次咽拭子核酸检测均呈阴性的甲流感染者,1月30日该患者以重症甲流入院,但在入院后插管上呼吸机后,通过肺泡灌洗检测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对此,北京有呼吸科医生表示,如果两次阴性,基本可排除感染。3次均为阴性,说明病毒隐匿性很强。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日前曾说,对于感染者,核酸检测只有30%至50%的阳性率。《每日经济新闻》引述此观点指出,可能有一大半感染者为假阴性,并在社会上流动,增加了病毒传播几率。另一方面,病人出院时如果核酸检测呈假阴性,也会误认为已经治愈而被二次感染。

目前,在中国国家卫健委5日更新的诊疗方案中,已将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作为湖北临床诊断病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