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私家车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投保车险的人越来越多。然而,车险市场在做大的同时,却滋生出一些弊病与陷阱。 

  一个“折上折”后的保单报价丶一通推销车险的“李鬼”电话丶一场自编自演的假车祸“闹剧”……车险市场可谓陷阱重重丶猫腻无数。消费者不仅被蒙在鼓里,稍不留神就吃了哑巴亏,更可能遭遇索赔无门,防不胜防。
  本报记者近日前往市场一线,蹲点保险公司丶4S店丶汽车修理厂,为读者拨开车险市场的层层迷障。
  低折扣里面藏猫腻
  “电话车险,打七折,我知道。”记者在上海地区的抽样调查发现,随着这几年电销渠道的盛行,五成以上的车主都愿意通过电销渠道来投保车险。
  根据保监会的规定,拥有电话直销车险牌照的保险公司,其车险报价可在全国统一的“七折令”的基础上,再优惠15%。这是电话车险相较传统车险优惠幅度更大的主要原因。现在也有很多私家车主已习惯通过电话购买便宜车险。
  然而,据本报记者暗访调查,低折扣的电话车险,却也暗藏着猫腻。“之所以能给到车主(较其他保险公司)更高的折扣,是因为他们隐瞒了一些指定条款。”一家财险公司营销服务部工作人员透露。
  这位工作人员口中的“指定条款”,主要是指:指定驾驶员(一位或两位)丶指定行驶区域(市内丶省内)。
  吴先生前几天刚通过某保险公司电话投保了一份保单,“我仔细对比了几家财险公司的电话车险保单,选了一家最便宜的。”然而,拿到保单后,他发现除了交强险丶车损险丶第三者责任险之外,保单上有两条他并不熟悉丶事先也不知情的条款:指定驾驶员丶指定行驶区域。
  何为“指定驾驶员”,这是指车主在投保车险时可指定1名或2名驾驶员,并获得相应的费率优惠。“指定行驶区域”是指车主和保险公司约定保险车辆的行驶区域,从而达到降低保费的目的。根据驾驶员人数丶驾龄和行驶区域范围大小,车主可以获得每项5%至10%不等的费率优惠。
  “我在购买保险时,电话客服人员并没有告诉我有指定驾驶员人数和指定行驶区域这两项内容,这样一来,如果我把车子借给别人,或在指定区域之外发生事故,是不是就可能得不到赔偿了?”吴先生终于明白了,他的车险格外便宜的原因。
  车主只顾着价格便宜,而忽略了其中深埋的陷阱。对于车主来说,这样的约定就相当于限制,会给今后的理赔埋下隐患。
  具体的隐患是:如保单中规定了“指定驾驶员”这一条款,如果由非指定驾驶员驾驶保险车辆发生事故,或投保人提供的指定驾驶员的信息不真实时,保险公司就有权在核定总赔款的基础上,每次事故少支付10%的赔款。
  为避免被“指定”,就需要车主在电话咨询投保情况时,详细问清楚优惠费率的条件和限制,根据实际情况,谨慎选择特约条款。
  除指定驾驶员丶指定行驶区域这两个特约条款外,保险公司电销人员的一些报价“技巧”。车主也应留心。
  如“先低后高”的报价方式,在目前较为常见。这主要表现在:保险公司先以发短信或打电话的方式,给车主报出一个相对诱人的价格,当最后进入出单程序后,车主被告知实际价格还要增加几百块,因为最初保险公司在报价时尚未将(保险公司代缴的)车船税计算在内。
  除此之外,记者还从市场上了解到,在一些二三线城市,通过保险中介(4S店丶汽车修理厂等)渠道投保车险,也会遇到其他如:超额投保丶无效投保等陷阱。
  这些保险中介往往利用客户的“认为投保金额越高保障越可靠”的爱车心理,以远高于汽车实际价值的保险金额为客户投保,从而非法获得保险公司的高额返利,即所谓的“超额投保”;而“无效投保”是指,一些保险公司对个别车型和特殊情况的车辆做了特殊的规定,如某些保险公司对个别城市的外地车辆不能承保盗抢险等,如投保这些险种,就属于无效投保。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