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IEEE限制华为审稿事件持续发酵,逐渐遭遇反噬,受到中国学界的集体声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十大学会6月2日发布联合声明,抗议IEEE破坏学术公正,敦促IEEE解除对华为限制。次日,IEEE发布声明,宣布解除对华为员工编辑和同行评审活动的限制。
“审稿门”事件源于5月28日IEEE的一份内部邮件,邮件中表示,根据IEEE的要求,论文审稿人不得有华为相关人士,如果审稿人已有华为相关人士,则需要找其他人替代。5月30日,IEEE承认对华为进行限制,强调必须遵守美国法规,并称这一限制对全球IEEE会员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作为全球电子丶电气丶计算机丶通信丶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领域最著名丶规模最大的非营利性跨国学术组织,IEEE的这一声明在中国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引发各方集体声讨。中国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海霞申请退出其所在的两个IEEE期刊的编委会,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刘奕群辞去其在IEEE的相关学术职务。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随即宣布暂停与IEEE合作。

中国官媒对此发生,批评IEEE看似“无辜”,实则指向明显,政治意图显然。
6月2日,中国协会所属中国电子学会丶人工智能学会等十大学会联合发布声明,指责IEEE此举将科学研究政治化,是对科学家个人和机构的严重歧视,严重破坏学术公正,亵渎科学精神,为国际学术交流蒙上阴影,并敦促IEEE解除对华为的限制,以实际行动消除事件带来的恶劣影响。
面对中方的集体声讨。6月3日,IEEE发布声明做出回应,宣布解除对华为员工编辑和同行评审活动的限制,华为及其子公司的员工可以参加IEEE出版过程的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所有IEEE会员都可以继续正常参与IEEE的全部活动,无论他们的雇主是谁。
对于此前做法,IEEE解释称,此前对华为限制是为了保护全球的会员。在收到相关说明后,法律风险得以解除,对华为的限制自然得以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