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违章查处针对性

  为了掌握引发交通事故的基本规律,美国警方十分注重对事故的定量分析,比如,在一份分析报告中有这样的记载:2005年每百万英里行驶里程死亡人数由2004年的1.44人上升到目前的1.46人。2005年驾驶人的死亡原因,有55%是由于没系安全带。该报告促使警方加强了对驾驶人系安全带的缉查力度,控制了事故上升的趋势。

  美国的醉酒问题很严重,酒后驾车事故也比较多。据说,每五个美国人中,有三人在他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因酒后驾车引发的大大小小的事故。因此,各州对于酒后驾驶的处罚非常严厉,除了罚款丶扣分,情节严重者还要坐牢。很多美国人有去酒吧喝酒聊天的习惯,所以交通部门建议最好有一个人保持清醒以便驾车。

  酒后驾车在美国是犯罪行为,除了高额罚款外,还要被拘留并登记犯罪纪录。因此,不少地方的交通手册上专门列出了喝多少酒丶喝什么酒以及酒后多长时间才可以开车的参数表。而严格执法,则有效地规范了人们的驾驶行为。在美国,请客吃饭者有时会也被罚,原来,驾驶人在酒后驾车被抓后,警察会先处罚请他吃饭的人,因为邀请人没把他管好,需要承担责任。

  消除危险路口的危害性

  美国注重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手段获取信息,并及时对道路及其设施进行良好的维护,使其经常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具体做法是,对交通状况进行监控,及时获取信息,并通过计算机研究分析公路状况,确定公路是否需要维修改造。在主要交通路口和公路上每1英里处都有一个雷达测速仪,用车测量车速和流量,将这些数据输入微机,通过微机处理,将每个路口和路段按好坏分成A丶B丶C丶D丶E丶F六等,A为最好,F为最差,差的路口和路段或改造丶或调整流量丶或增设交通设施等。这些措施先在微机上进行模拟试验,达到最佳效果后,据此决定整改方案。

  测量点主要设在重要或危险的路口丶路段,城区重要场所和商业区附近,主要目的是为维修丶改造道路提供依据。如果某一路段频发交通事故,警察部门则负责勘查现场丶调查事故原因并对驾驶人进行处罚或提起司法诉讼,交通部门负责参与事故原因与道路状况有关的事故调查,以便采取改善道路状况的措施。如果事故原因与路况有关,交通部门一方面要及时采取措施,改善道路状况,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另一方面还要准备应对可能提起的诉讼。比如,加利福尼亚州交通厅因路况引发事故在法院败诉而付出的赔偿额每年高达6000多万美元。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