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1/NIW移民申请什么好处?
这些申请不需要证明劳工短缺,主要凭个人成就来满足要求获取绿卡。它主要包括了三大类: EB1A特殊技能人才, EB1B 杰出研究人员/教授, EB2 NIW 国家利益豁免。和常规的绿卡申请三部曲(劳工证,I-140, I-485)比起来, NIW不需要走第一步,三步并作两步走。 EB1A和EB1B不需要走第一步,后面两步同时进行, 可以三步并作一步走。
以劳工证的方式申请绿卡雇主要出钱,要登广告,只要出现了最低限度满足要求的美国工人,你的绿卡申请就有可能半途而止。但EB-1/NIW 不需要打广告,也不需要雇主掏律师费,只要你心动,就可以行动。
每个申请类别的门槛和适用范围有何不同?
从法律条文来理解, EB1A的门槛最高, EB1B次之, NIW最低。但由于EB1B有雇主面上的支持,实际申请中有些案子可能比NIW还容易。
EB1A的专业范围很广,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光状元行,探花,榜眼也行。琴棋书画,拉弹跳唱,针灸武术,只要和科学,艺术,教育,商业和体育挂上钩,都行。
EB1B一般只适用于高校和研究机构。如果一个公司有三个以上的全职研究人员,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出面申请EB1B。
NIW的适用范围也很广,但你的贡献需要和美国的国家利益有内在的关联。太过异国风情或太本土不可移植的领域可能不利于申请。
我应该申请哪一种?
如果你“初出茅庐,小有成就”,你可以尝试NIW。 NIW适合那些初露锋芒前途看好的小牛们。
如果你已经在高校里有一席教职或者在公司里有研究工作并得到雇主赏识,你可以尝试EB1B 。 EB1B适合于那些声誉鹊起,成就有目共睹的中牛们。
EB1A适用于那些在各个领域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大牛式人物。 NIW 是立足于你现在的成就预测你的将来价值。EB1A 只看你迄今为止的成就,不 看你的将来。从这个意义上,NIW卖的是期货,EB1A卖的是现货。
对于搞理工科的人,如果你有三两篇文章,有个十几二十个独立引用,你不妨试NIW。如果你有五篇八篇文章,有五十个以上的引用,有十几次审议他人文章的记录,你不妨试EB1A。条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高校或研究机构工作,有雇主支持,你可以试EB1B. 由于目前NIW对中国大陆出生的人有排期,所以,如果你已经在高校或研究机构工作,有雇主愿意支持,你应尽可能地争取EB1B。除非你确实“高处不胜寒,手可摘星辰”,否则,你不妨考虑在尝试EB1A的同时,也考虑申请NIW作为备份。当然,凡事不可绝对。量化就会有偏差。爱拼才能赢。
绿卡不是一个问题,时间才是一个问题。绿卡只有你最需要的时候到来,它的边际效用才是最大的。等到你终老的时候才给你一个绿卡,那绿卡有什么用呢?趁着你年轻,顾虑无多的时候,奋起一下,把绿卡解决了,这也无悔于你这些年的寒窗苦读。还是那句话,绿卡不是等来的,是抢来的。抓紧行动吧。
什么因素会影响到我的申请?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天时,就是运气。做什么事,都讲点运气。幸运的人,万事万物都交相效力,如你所愿。不幸的人,碰到了一个超级挑剔的移民官, RFE不期而至。你读到我们的文章,你应该是幸运的。
地利,就是你的客观成就。你寒窗十年修炼出来的独门秘诀,葵花宝典。你的文章,荣誉和摆在桌面上的东西。
人和,就是有人给你说好话。为你写推荐信,抬举你的成就,证明你的影响力,为你锦上添花。
EB-1/NIW移民申请一定要有推荐信吗?
一般来说需要。但是如果你获得了诺贝尔奖,把你的名片寄过去,表达想移民美国的意向,那边就把绿卡寄过来了,一封信都不需要。不过对一般人而言,如果没有这些“一锤定音”的证据,最好能有推荐信来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贡献,描画你的影响。
移民官一般没有你的专业背景,他们可以通过推荐信深入浅出地了解你的成就。你展示的成就是物证,专家的话是人证。人证和物证加起来,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推荐信越多越好吗?
不是。一般5到7封就够了。很强的案子可以少一些推荐信。
推荐信要有多长?
一两页就够了。好的推荐信在于“有效信息”而不在于篇幅。移民官天天看信,时间压力大,越长的信,往往越招他们讨厌。简练,概括,少一些技术上的术语,记载了有效信息的推荐信才是移民官所乐见的。
找什么样的人写推荐信好?
推荐人,不见得越牛越好。只要他们是行内人,懂得欣赏你的工作,惺惺相惜,都可以写。
如果申请EB1A,太牛的人写评价一般的信,有害无益。移民官会反问,和写信的人比起来,你还有天和地的差距,你怎么能敢声称你是最高的呢。
推荐者来源最好广泛一些。不要所有的信都从一个州或者一个学校来。最好有学术界的,应用界的,有民间的,有官方的,有相熟的,有独立的,有本州的,有外州的,有美国的,也有国际的。最好有超过一半的信从和你没有工作关系没有亲属关系的相对独立的人那里获得。从你的母国来的信,一般被认为带有“个人帮忙性质”, 而没有太多说服力。如果你的所有推荐者都有中国人的名字,移民官会认为你的影响力局限于你的族群里。
我没有发表论文,还有其他什么办法证明我的学术成就呢?
当然。视乎专业而定。搞建筑设计的,一个好的图纸,一个地标性的建筑,就相当于他们的论文。一个调酒师,调出来的酒就是他的作品。一个珠宝设计师,设计出来的珠宝就是作品。一个软件设计师,他设计出来的畅销软件产品,就是他的成就。
如果你参与了“神舟飞船”或“嫦娥奔月”项目,单位根本就不可能让你发表文章,但美国移民官是不会怀疑你的成就的。我们很多的NIW和EB1客户,一篇论文都没有,一个引用都没有,照样获得了绿卡。
如何证明我文章的质量和影响力?
刊登文章的刊物的排名可以说明文章的质量。另外,文章被引用的次数也能说明问题。
期刊的排名主要看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是刊物上的所有文章在过去两年被引用的平均次数。除非你的文章的引用次数高于影响因子,最好不要递交影响因子的材料。
移民官越来越看重引用次数。甚至到了有点迷信的程度。如果你的引用数量不足,最好是好好挖掘引用的质量。如果你没有引用的数据,你一定要提交替代性文件来证明你对行业的贡献和影响。
如何看待文章引用次数?
有些专业高,有些专业低。通常,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的引用次数偏高。计算机科学, 工程学和人文学科的引用会偏低。数学的引用是最低。这和学科的特点,传统有关。你只需要和本学科的人比,不需要和其它学科的比。移民官对此大体上还是有概念的。如果不放心,可以在推荐信里有所提及。
不同专业的引用数据,可以参阅: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story.asp?storyCode=405789§ioncode=26
如何检索文章引用次数?
有好几个数据库可供选择。包括, Web of Science, Google Scholar, Scifinder, Scopus 和Pub Med。如果是中文的文章,你可以检索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cnki.net.
你可以选择性地递交最有利于你的数据。但不要把引用数据搞太复杂。越清楚明了越好。
具体如何检索,请参阅:http://www.library.illinois.edu/learn/tutorials/citationanalysis.html
什么样的奖才是重要的?
对于EB1A,该奖一定要“国家或国际承认”, 不一定要“主要”(这就是次要的意思)。
对于EB1B, 该奖一定要“主要”,但不一定是“国家或国际承认”。
对于NIW,只要有一些值得一提的奖,你都可以列出来。
对EB1A,由于它是看你现在所在领域的成就,所以,你不要以为中学奥林匹克金牌也算。那是你的伟人之初,英雄少年。如今你是大牛人,应该有大气,不要拿陈年老曲来说事。列在简历里对你的申请不会起关键性的作用。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