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真的得看是什么性质的面试,如果说是LAC(liberal arts college)这样的面试,由于供不应求,可有可无。但是一个好的面试的确可以给你申请学校这场赌局中加很多筹码。然而,起决定因素的也决不是一个很好的面试单独所能决定的。像这次Penn的interview我就觉得很重要~~~甚至是至关重要。因为我也身在其中,有着切身的体会。这次UPenn3月中旬时候的才要求的interview其实最后证实是有决定作用的。但是我当时并没有心理准备这是什么选拔性的面试,而interviewer又在北京所以没太在意,只是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么晚了还会有面试。所以我没有想到要去北京来一个face to face one。去了还是比较有优势。因为,面试我觉得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你来我往,更包括了人与人本身的交流,肢体语言,风度,表情这些都很重要。不过,我真想说Penn的面试是我最开心也最放松的一次面试。虽然是电话面试,但是在那3个小时里,我从头笑到尾,最后肚子都疼了。Terry 是个极为的风趣的人,而且对人真诚,直言不讳。有点童言无忌的感觉,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这种坦然和简单的心态背后隐藏的大智慧。可以肯定的说,如果也要我给interviewers 评分的话。Terry 绝对称得上是the most impressive one I’ve ever me. 越是好的学校则越看中面试 (我指的是面试官的评价和你整个申请的材料一致性的重要性)。简言之,你如果在申请材料中表现出来的是一个outstanding的学生的话,那你的面是至少不能低于“excellent”。我可以坦率的说,如果你以一种表现平平或是“差不多”的态度去看待面试,那最终的结果恐怕会是失望。 THE SCHOOLS IMPRESSED ME THE MOST: 本人虽然有n多面试经验(n不少于6,其中三所是长春藤的面试)。去过的地方,可谓天南海北,不同城市的星级宾馆,商务中心,高耸入云的大厦都去过,最终我最满意的还是我去年年末的和Bryn Mawr的校友在办公室里的面试,因为那是头一次面试,没有可以得去准备什么。我当然是想到什么说什么,问到什么就回答什么,往往还能激发出出人意料的借题发挥。再加上我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个学校。因为我从很多渠道的消息了解这所学校,网站,学校的CD介绍,学生,校友,在美国的朋友,还有很多非官方的资料。尽管了解它的中国人并不多加上是女校,大概很多申请者都会先敬而远之,但是她的综合排名始终是LAC的Top20 (最好的名次是top 8th)并且一直保持着学生取得PhD的比例在全美的所有大学和学院里是最高的纪录。原因何在?该校的特点就是非常注重学术成就和思辨能力,而且,身为女子学院,女生们在理科(这类通常是男生的在行的学科中)得到的个人关注比在其他学校的女生多,因此也很容易激发出能力和兴趣。学校的象征是女神Athena-----掌管智慧和技艺的女神。大概这就是这所学校对自己学生寄予的希望吧。每一个从女子学校出来的学生,如Wellesley,Smith, Mt. Holyoke College, 往往得益于身在学校所拥有的机会与栽培,大都成为该职业或专业领域中的女强人。可能在那中环境里不仅可以更加潜心学习,减少了为伊消的人憔悴的烦恼,而且在一个互相关心的女性团体中学生们不仅建立了更为亲密而长久的友情,而且培养了相当的自信。在Bryn Mawr任教的着名助理教授还有最早将College of New Jersey改建为享誉世界的Princeton University(哎,普大是我今生未完成的夙愿,始终是我白日做梦的心结)的着名的美国第28届总统Woodrow Wilson,但是由于他本人并不十分喜欢这所学术问浓重女子的院校,教起来也没有足够的耐心(其实那时候的妇女在学术界还是受到冷眼)。三年后,1888年Woodrow Wilson就离开了Bryn Mawr而去了Wesleyan University在那里当了历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教授)。学校有很多传统的节日这是她十分吸引我的一点。May Day,学生们身着白色的礼服,头戴花环,赤脚在草地上嬉戏,那天学生们都会吃五月节的传统食品,奶油和奶油,由低年级的女生向高年级的女生献花等等。Lathern Night,学生们点了火把,为成一个圈开始传递火把(类似击鼓传花?)。据说,原来谁最终接到火把,谁就是群体中的第一个结婚的人。但是,现代的观念改变了这一传统,谁接到火把,谁就是第一个当上女博士的人。 ONE OF MY INTERVIEW: 呵呵~~总之,我真是太喜欢这个学校了,至少觉得这个学校的很多教育理念对我来说相当契合,也难怪我和BMC校友面试的时候都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呢。那位面试官提出很多问题也很偏重学术和思考,很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这肯定是Bryn Mawr Mawters的共同特点吧。比如她问我学术方面的兴趣,我说是visual mathematics(我差不多指的是建筑学的笼统的说法)。她连忙就问最喜欢的建筑家是谁。我说是Maya Lin Ying.她问为什么,我说是分佩服她能将东西方的美学和哲学理念完美的揉和于她的艺术品中,能使东方的古典风范在西方的艺术的载体中呈现。她说,Bryn Mawr的校园里就又她的建筑。我大喜,我又提到“女生的桌子”,那是一种女性的柔美,这种美越来越得到认同。她不住的点头。后来我又提到哲学,她又立刻问我:看过一本很好的书吗?我问是什么。她说:《苏菲的世界》。呵呵~~我狂喜刚好问到点子上了,我刚好在前几个星期刚好把中文的读了第三遍,又看了一遍英文版的。感觉那时真的疯狂的喜欢上了哲学和思辨艺术。不过这仅仅是哲学的初级读物,她还是继续问到喜欢什么哲学家,我说是Plato,因为的确,对他,比对别的哲学家要多了解一点。刚好又在那前段时间拜读过"the Republic"又对他的其他总体理念小小的研究了一下(都是申请前的事,但是完全是个人爱好影响,当然不是为了这次面试特意准备的)。Blah,blah,blah~~她不停的微笑,点头。可是没想到她又抛根究底的问:现代哲学家中,你有什么涉猎?我当时想,毕竟我只是对哲学感兴趣的个学理科的高中生啊,她再问我就快江郎才尽了。不过,在头脑中搜索了一下。现代哲学也并不是没有了解,比如尼采,康德。我还是选择了谈谈并不是十分了解的,但是相比之下不是那么controversial的Kant。谈我个人并不全部赞同他“纯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这是我当时为以记得的了),所如果照这样的逻辑推断的话,很多我们现在的认识和道德观念都是荒诞可笑的。她还是点头,看来还是比较满意。要知道,在一个历史和哲学major的她面前,我显得多么的班门弄斧。幸好,探讨不深,没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心想再问我真的要超负荷了。果然,她终于慈悲的谈起了轻松的话题,比如说我的EC,还有兴趣爱好。之后,我随兴聊起了Bryn Mawr的体育课程和活动,因为了解到Bryn Mawr是少有的将体育也纳入必修课的学校,而且有必须修满八个学期的体育课的严格规定,不过,这正是我所的期盼。谈起运动的话题来,我更驾轻就熟起来。后面的谈话,也相对轻松一点,主要是有关学校,传统节日,还有各种实习机会和特殊项目。在Bryn Mawr不仅人人能歌善舞,她们也有很多实习的机会,去医院实习,这种优待作为本科生来说是少有的。最后,那位面试官对我说:“我觉得你肯定会被录取尽,你完全和我们学校有着相同的价值观!”这大概是我遇到的最有正面影响的评价。可能,内心里我还是有点女权主义倾向吧,不过不知道算不算得上呢。总觉得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个人很讨厌看到尽是一种性别人运筹的官场。因此很欣赏早在古希腊的Plato对女性的尊重和肯定。所以,是否这点也契合了Bryn Mawr呢?)尽管,我尽管要去的是一所更好的研究型大学(什么时候我也写写有关她的个人评价吧),最终不是成Bryn Mawr的“殉道者”(Mawters,这是对该校学生的昵称。),但是还是忍不住说了这么多,只不过真心希望能给大家得到一点启示和帮助。我并不是在为Bryn Mawr做什么广告,我想说的是:选择学校也好,准备面试也好,仔细的寻找和充分考虑申请这个学校理由。我的Princeton的面试官告诉我,他很反感许多申请者只从最近一年的排名来择校,问他们“Why did you apply to Princeton?”的时候要么不值所云或者简单地说“Because it ranks the first this year in USNews”。这种对学校没有太多了解甚至于肤浅的理由,如何能使interviwer信服你感兴趣的是这所学校?而且他们每年主动的在所在地区被面试忙的不亦乐乎对,Brown University尽管申请的大陆人并不多(因为本身从大陆录取率的人很少),但一个远在香港有长达十年面试经验的interviewer告诉我,他们很多校友每到1,2月份是最忙的时候,几乎都要面试二三十个申请人,大部分仍是大陆的申请人。我被他们这种为母校吸纳人才而乐此不疲的精神所深深震撼,这是多么长久的深情而绵绵的眷恋啊。这些校友不仅慷慨的向学校捐款,还无私的为学校招纳人才,一直在自愿做着传承学校精神以及为学校纳贤提供重要选择依据,这叫做回报,因为他们深知母校给他们得太多太多。试想,如果你是一个满怀着这样的热忱和期盼的面试官,当你听到这位申请者的“单纯”得可笑的动机,你大概也会觉得大失所望吧。正如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人格一样,每个学校也有着自己的精神,者有包括校风,学生团体,学术强项,文化的多样性,甚至是地理位置也会影响这种潜在的精神,这种精神当然不是只和某一个特定类别的学生协调一致以至于最终学校只招适合自己的学生,因为这种精神的本身就不是单一的,所以你可以尽力寻找让你觉得为之一振的任何特点和细节,当你真正使自己相信:“世界上不会有比这再好的学校适合我了!我要为之努力。”当然,这也得参照个人实力而定。不然,最终落得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悲剧。总的来说,当你充满这种激情和动力去申请,我想应该正是你申请状态最佳的时候。 最后一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随便涂鸦之作(n多语句不通,实在没有精力检查了,见笑)不过也算抛砖引玉吧。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