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买车为啥那么便宜?
发布于: 2014/03/10  11:40 pm
要说到买车,全世界范围看,美国应该算是买车的“天堂”了,这也难怪,美国一直都被叫作 “车轮上的国家”。一位旅居美国20年的华人作家如是说。
但很多在中国买车的车主会问:“中国不是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比美国便宜很多吗?为什么中国比美国还贵这么多?”
关税丶成本丶 流通环节层层加码
“中国车价堪称全球最贵。”汽车流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其中有关税的因素,也有生产成本的差异和汽车流通体系的原因。
“我国进口汽车关税为25%,增值税为17%,消费税分为7档,最高档为40%。”以排量4.0升以上丶税额最高的车型为例进行测算,综合算下来,一辆进口车应缴税额总计为车价的1.4倍左右,而国内目前销售的很多进口车,其价格都是国外同款产品的3倍甚至4倍。
以售价116万元的宝马740Li为例,从消费者在买卖中承担的税费成本约为“进口关税19万元 消费税19万元 购置税10万元”,共计48万元。
有数据显示,一辆进口车的官方指导价中,生产和运输成本约占25%-40%;
税收约占最后售价的20%-30%;各家跨国公司设在中国的贸易公司,也就是总代理或者总经销商,他们所掌控的利润占30%-40%。此外,还有一些费用,比如车辆的检测费用丶租用仓库费用,虽然比例不算很大,但也都要计算到车价中。
国产车虽然没有进口关税,但也要缴纳其他相关税费。汽车在生产环节要上缴17%的增值税和5%的消费税。车辆上市销售后,购买者还必须支付约9%的购置税。而在美国,大部分州对汽车公司仅征收5%~10%的税费,终端环节也没有购置税。而在日本,轿车的平均税率大概是11%,德国则为7%。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业内专家表示,由于企业在生产环节已缴纳了一次消费税,消费者在买车时的购置税实际上形成了“二次征收同一税费”。
在美国买车,除了销售税,基本没有其他费用了,例如西雅图的销售税是9.5%。”
优先订货加价
在中国很多的4S店买车销售人员会告诉您,这样的车型销售非常火,现在销售的价格你不是天天能购买到,可能会因为“断货”而买不到,需要额外加价才能优先订货。所以在北京丶上海等地常见的不少购车人为了优先订货还要在“全球最贵”的车价上再加价“求先”的行为,确实有点让人无语。
在美国买车,消费者如果要想买的车型,通常经销商都会有货,当时就可以提车,从来
不会有什么加价购车的说法。”“就算当时没车,经销商也会在一周时间,想办法找到你想要的车型。如果你有个性化的需求,也只需要等2-3周,就可以开上按照你的要求定制的汽车。”
操控渠道,获取暴利
在中国“车价偏高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实施多年的汽车流通管理办法有关系,获得厂商授权才能销售汽车,高成本高投入的4S店成为汽车销售和服务的主渠道,这加大了车企的话语权和控制权,经销商实际处于弱势地位,不利于价格体系的灵活调整。”
“国外厂商限定国内经销商售价的行为一直存在,他们通过限定国内经销商
的售价丶控制销售渠道等方式来垄断销售价格。“如果经销商卖了低于他们要求的价格,厂家就会采取一些商务政策进行惩罚。”
“以前我们4S店还可以自行进口车辆,这几年不行了,都是由总代理统一进口分配。”一位4S店的高管表示,总代理其实就是厂家成立的销售公司,他们通过对货源的控制,达到对4S店的控制,无论售价丶销量,还是商务政策,都是总代理说了算,4S店其实一点权力都没有。“除了限价销售,总代理还垄断零配件销售,禁止经销商跨区域销售……我敢说,这种现象在全世界都少见。”
通过调查发现,除了限价销售外,汽车厂家强推4S店形式丶垄断零配件配售丶禁止经销商跨区域销售等行为导致中国的汽车价格远远高于美国的汽车价格。
不难看出,汽车的价格远远高于美国市场,不仅仅是由于税收,国外汽车厂商利用相关政策漏洞,操控渠道,获取暴利,才是造成车价格畸高的根本原因。对此,业内有关专家表示,在很多行业,渠道商的利润高于制造商的利润是正常状态,但是在进口汽车销售却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经销商的利润普遍只在10%左右,国外厂商的利润却居然达到甚至超过30%。“这种批零利润严重倒挂的不正常现象,正是垄断的结果。”
通过以上中美两国买车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对美国人来说,汽车就是一个无法离开的朋友丶伙伴丶家人,或者就是自己最钟爱的一个情人。汽车在美国就是家庭很普遍的代步交通工具,而在中国汽车经过种种的关税丶经销丶垄断等环节汽车变成了奢侈品。虽然车是生活中比较大的一项花费,但车价反映出来的确是老百姓对生活舒适度丶满意度丶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