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收藏访谈:如何从小投资起步做到成功

艺术品投资门槛较高,但艺术品收藏的门槛却并不高,几千元钱就可以开始。本文中笔者与两位专家的对话将分享艺术品收藏经历和策略。如果你对艺术品收藏有兴趣,也可以从几千块钱的投入开始,从收藏“小生”逐步成长为收藏“达人”。
问:因为艺术品投资的门槛比较高,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参与艺术品投资可能不是很现实。但如果对艺术品感兴趣,是不是可以从很简单的收藏开始?这个会不会比较容易一些?
答1:如果一个人的财力有限,一般从低价位的作品开始,从不抱有投资收益的目的出发。因为你刚开始的时候,对于作品真伪、价格的评估能力不够。特别是艺术品都在拍卖市场,是一个竞价的方式,不是议价。你到拍卖会上跟别人争东西,这时候往往需要一个比较理性的价格认识。否则,一到那种气氛之下,容易把价格出高了,所以从初步进入开始会比较稳妥。
如果你有一定的、比较大的资金和比较有期待的规划,那么我觉得可以定位高一点。但是必须要有一个专业团队帮你把关艺术品的真伪问题,还有一些人帮你把关价格的问题,或者什么时候买入、什么时候卖出作品的时机问题。
问:那两位专家有做艺术品收藏吗?
答1:我本人有一点书画和瓷器方面的收藏。
问:请给我们介绍一下您收藏的过程,是怎么开始的?到现在大概收藏有多少?您的心态是怎样的?
答1:当然本身我的专业就是艺术专业,而且从小喜欢书法和瓷器。由于工作的原因,身边也有好多专家。所以,首先是自己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刚开始要拿自己的工资买几千到一两万元的作品,到后来慢慢地和几个朋友一起集资买,可以买十多万和几十万元的东西了。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甄辨能力、市场判断能力,包括收藏品的价位、档次都在慢慢提升。现在有十年左右的经历了,取得了一些效果。
问:您收藏的最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是什么?
答1:我收藏的门类比较专一,主要是瓷器。而且我是专门收藏当代大师的作品,就是越窑青瓷一个很成功的艺术家,叫陈氏密色,他的名字叫陈鹏飞。
问:您只收藏他一个人的作品?
答1:以他的为主,是一个专人的专题,或者是一个系列。他的东西比较有历史感,比较有古人的味道,所以我比较喜欢。在今天这个年代,从复制到创新,他的时代地位是非常高的。因为没有人可以超越,所以他作品的价位目前来看是非常有增值空间的。
问:但实际上被低估了?
答1:可以说是被市场所低估。所以对于我们的资金能力来讲,我们可能选择这样的当代艺术家来入手,成功率会更大一点,也能买得起。


陈鹏飞越窑青瓷经典作品

而从收藏的方法来讲,一定要进行专题收藏,特别是当代艺术家作品。不能什么都买。什么都买的话,第一容易出问题,在专业问题上,你不可能什么都懂。而如果你进行了专题收藏,就能够对一个艺术家保持紧密联系并做深入的研究,这个时候真假也就不成问题了,也就是说,你最大的风险已经排除掉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价格问题。通过市场的参与度,参与多了,对于价格的判断会比较敏感一点。另外,当你有了专题之后,你就有了品牌效应。比如你专门收陈鹏飞的作品,成了一个品牌之后,很多拍卖行也愿意跟你拿东西,或者愿意把东西卖给你,买、卖都会找你,所以你会有一个品牌效应。
答2:你将来可以做专场。拍卖行经常做一些著名收藏家的某一个专场,效果都非常好。
问:您有把您收藏的作品展出过吗?办过这样的展览吗?
答1:还没有正式地办。但是现在有一些博物馆如果要办陈鹏飞的展览,基本都会跟我借,都是少量的补充。比如他缺一个题材,或缺某一个时段的作品,如果我有,他就会跟我借。个人的收藏展到一定程度上一定会办的,但是要找时机。
问:您有把您收藏的作品卖出去过吗?
答1:也有,但是比较少。因为收藏是一个从不懂到懂、从普通到品位比较高的过程。到了一定阶段,你要求更高了,一定要买他的精品,不是真假的问题,而是普通跟精品的问题了。以前买的普通的东西,你就要出,要淘汰掉。但是这个淘汰不一定能挣钱,有时候赔钱我也要卖掉,我要把钱赶紧变现出来,去买更好的作品,挣不挣钱是次要的。
问:您收藏这十年,一共花了多少钱?占您家庭资产的多少?这个有没有算过?
答1:已经超出我的资产了。因为艺术品还是一个比较花钱的……
问:比较烧钱的行当。
答2:很多藏家永远没钱。
答1:对,收藏家永远都是没钱的,你可能现在房子也没有,车子也没有。
答2:全是艺术品。藏家永远缺钱,因为看到好东西……
答1:都想拥有。
答2:不想离开了。
答1:你看传统的收藏家,其实他生活很节俭,但是他的收藏品真的很厉害。
答2:很喜欢。
答1:很多很有情怀的收藏家,到最后年纪大了,可能他的儿孙辈不喜欢他收藏的东西,最后就捐给博物馆。这是我们很多比较有情怀的收藏家的一个历程。
问:其实他们是不是有这样一种心态,美好的艺术品不是属于我个人的,我只是暂时保管它们一段时间?
答1:对。很多大的收藏家、有情怀的收藏家其实都是这样认为的。
答2:其实就是一个传承,不断地往下传。
答1:而且通过几十年的时间,他好不容易把这个专题,把好的东西集合在一起,到最后一卖,又分散出去了。这些本来可以有关系的东西,不知道多少年之后,才可以再聚在一起。所以到最后,很多收藏家的抉择就是,要么自己建一个美术馆、博物馆,要么捐给国家。
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艺术品往往被认为是继股票和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品类。
但是对大部分人来说,总觉得艺术品投资这个词有些遥远,因为我们经常看到的报导是,拍卖会上的藏品动辄就拍出了上千万元的天价,资本的门槛比较高。但是在精神需求和投资需求都越来越高的当下,我们如何用新的眼光看待艺术品投资和财富管理呢?我们来解读一下艺术品的投资和财富管理。
问:首先,请两位给我们科普一下,怎么来理解所谓的艺术品,比如一幅字画、一个瓷器,为什么有的能称为艺术品?有的又不能呢?
答1:艺术品概念比较广泛,从品类来讲,一幅字画或者一个瓷器,是从门类上的区分。比如有绘画,有书法、篆刻,有雕塑、摄影,还有一些当代艺术里的装置,一些工艺品,甚至艺术品产生以后复制的一些有限的复制品,这些都称之为艺术品。
按门类来讲,细分下去会有很多。但是,我觉得艺术品一定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是有技术性,无论绘画、雕塑,还是摄影,门类不同,它的技术、技法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它一定具有技术在里边。第二个是它具有思想性。它肯定蕴含著艺术家对艺术、生活、社会,乃至人生等,所要表达的思想,或者艺术家表达的语境是什么,这就是它的艺术性。所以,我觉得艺术品一定要具备技术性和艺术性。
问:要有技术性,同时要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工匠可能把一个物品雕琢得非常完美,很漂亮,但是由于不带有某些他的想法,所以只能称作为一个物品。而一个书法家,可能随便挥洒几笔,由于有他的想法,就变得价值不菲?可以这么理解吗?
答1:一定程度上来讲可以这样理解。有两个概念要区分开,一个是艺术品,一个是工艺品。为什么我们从专业的角度一直没有把工艺品列入艺术品的范畴?工艺品是工匠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把这件工艺品生产出来,而且工艺流程是固定的、重复的,产生的作品也是很多件。比如到工艺市场买一件东西,桌子上摆著好几十件相同的,这种我们只能称之为工艺品。
问:有个新闻报导,台湾书法家、篆刻家汤雅琁一幅书法字,这个框里简单一首短诗,就是寥寥几笔。在我们看来,一幅纯颜色的书法,能被拍出高价,这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类似于这样的一些我们所谓的艺术品。
答1:这是在国外出现的一个现象,这种我们称之为印象诗派书法,比较新潮的艺术家往往会有一些出其不意的艺术品产生。因为以前没有出现过,她就这么做了,所以让大家感觉到,“原来艺术也可以这样做,她集诗、书、印于一人一体创作的”。但是这种东西重复不了,第二个艺术家这么搞,就不会有那么高的价格。


台湾艺术家汤雅琁书法作品

问:当我们把艺术品作为投资标的的时候,相比其他的资产标的,它有哪些明显的特征和其他投资标的不一样?
答1:它作为标的还是要考虑其艺术性。比如书法,我们考虑她是什么样的艺术家?她在创新上的贡献,在整个艺术史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而且我们还要考虑这个艺术家所处的是什么样的年代?在这个年代里属于什么样的地位?
第二个,还要考虑到这件作品,是属于艺术家的代表作,还是属于她的普通作品,还是属于她的应酬作品?这个是有区别的。比如黄宾虹、于右任,他们都有一个百万的作品,其实也有十万的作品,这个差距很大。同样是一个艺术家,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价格。当然还有一点是唯一性,此外还需要时代性。如果从我们艺术史发展的长河里来看,能够载入史册的艺术家,都是有时代背景、时代精神、时代特点的艺术家,只有这样才会被美术史所记录。可能在未来100年后、200年后,我们回过来看,这些作品就是历史长流里比较有唯一性、代表性的作品。
第三个,因为是一种投资,要考虑到它的流通,我们买和卖是不是很便捷。比如我是否是一个区域性的艺术家,我在本区域任何一个拍卖行都能拿去委托拍卖变现。黄宾虹、于右任这些艺术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任何的国家、城市、任何的拍卖行我们都能够变现。如果大家关注它将来变现的能力,必须要考虑这一点。这也是从财富的角度来讲最重要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