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hronline8月26日报道 在通货膨胀居高不下与关税不断加码的双重背景下,华盛顿州的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企业不得不在“自行消化成本”与“转嫁消费者”之间做出艰难选择,而这种困境不仅影响经营者,也直接波及普通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图片来源:Chronline 报道
成本上涨压力直击餐桌西雅图的TheMasonry餐厅老板坦言,已经很久没有调整菜单价格,但若上涨趋势延续,恐怕不得不提价。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7月批发价格上涨0.9%,较去年同期上涨3.3%,这是自2月以来的最大年度增幅。
虽然汽油与航空燃料的价格有所下降,但新鲜和干燥蔬菜、咖啡、鸡蛋的价格却分别飙升16%、29%、36%。对依赖这些原材料的餐厅与零售商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冲击。
关税推高进口商品价格除了通货膨胀,川普政府对主要贸易伙伴国家进口商品实施关税上调,更是让华州企业雪上加霜。例如,Merlino Foods公司长期从欧洲进口橄榄油和奶酪,如今这些产品因关税而大幅涨价,直接压缩了利润空间。
企业的自救与转型为了应对关税带来的冲击,一些企业采取了提前大量采购的策略。例如,Jet City Device Repair公司在关税生效前囤积了大量零配件,以缓解短期压力。另一些建筑公司则转向国内供应商,减少对海外进口的依赖。
然而,这种“曲线救国”的办法并非长久之计。因为即便是国内供应商,也利用关税政策推高了商品价格。以钢铁为例,在进口钢铁受制于关税的同时,美国本土钢铁产品价格上涨了20%,使得建筑行业的成本同样居高不下。
经济放缓与需求下降高成本带来的不仅是价格压力,还有行业整体活力的减弱。建筑业便是典型代表。数据显示,建筑开支的增长明显放缓,部分原因是新项目启动速度减慢,导致对原材料和人工的需求减少。但即便需求下滑,企业仍需面对居高不下的材料和运输成本,经营难度进一步加大。

图片来源:美国劳工部
小企业的生存困境相比大型企业,小企业在这一轮成本与关税的冲击中承受了更大压力。由于利润空间有限,小企业难以完全消化上涨的成本,只能通过提高商品价格来维持经营。
位于西雅图的Pink Gorilla Games就是一个例子。其老板Kelsey Lewin担心,随着进口商品关税增加,一些游戏商品不得不提价,这不仅会增加消费者负担,也可能导致部分客户流失。
消费者与市场的连锁反应企业成本的上升,最终往往会通过价格传导给消费者。从餐桌上的一杯咖啡,到建筑材料,再到日常零售商品,华州居民都可能感受到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这意味着生活成本进一步增加,而消费意愿下降又会反过来拖累企业,形成恶性循环。
未来展望:夹缝中的坚持面对高成本与高关税,华州企业正试图在夹缝中生存。一方面,他们通过调整供应链、提前囤货、寻找替代方案来减轻冲击;另一方面,他们也在等待政策环境的改善。
无论是餐饮业、零售业,还是建筑与制造业,当前的现实是:价格压力短期难以缓解,企业与消费者都需要在新的成本结构下重新寻找平衡。
(编译: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