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纽约时报近日报道,在最近一段时间,各国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消费以提振经济,其中美国公布了一项2万亿美元的救援计划,欧洲各国以及日本也都发布了经济刺激措施,但中国的做法却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以斥资5000亿美元刺激经济,帮助世界经济重启而闻名,但这一次它的行动相对克制。中国政府正在帮助企业留住员工,并推动国有银行增加放贷,但始终没有大规模支出以及向金融体系注入大量资金,也没有选择像美国政府一样直接向民众提供资金。
在近日的一次会议上,颇具影响力的政府顾问林毅夫发出呼吁,指出中国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一种具备时效性的消费券,以此重振经济增长。林毅夫表示,消费券是比直接发放现金更有效的方式,因为人们拿到现金可能不会去消费,所以不会直接转化为需求。人民大学的余智教授和其他经济学家越发推荐中东部富裕地区,在今年春季率先采用发放消费券以刺激消费的方法。目前,至少有7个省市已经开始发放消费券,以增强消费者的购买力。
以杭州为例,在过去两周中,每个周五,市民都可以在网上获取五张消费券,并通过支付宝在餐馆和商店使用。这些消费券的有效期仅一周,领取后需要迅速用掉,而不是像美国发放的1200美元支票一样,有些人可能会把它存起来。
消费券由市政府提供资金,接受这些消费券的当地企业将得到报销。但每张消费券的价值都较小,而且每次消费只能使用一张。有中国经济学家对此表示,中央政府正在考虑推广这一做法。